被判定”正常老化”的膝蓋退化疼痛,為什麼打了營養點滴之後卻會改善!?

你的疼痛,是「正常」的老化現象?

小圓(化名)是一位68歲的退休老師。

她有紅斑性狼瘡病史,長期使用類固醇後,產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,因此動了左髖部關節置換手術。

手術前,其實她就有左邊膝蓋疼痛、緊繃僵硬的問題,沒想到手術後,這樣的情形變得更加嚴重,甚至覺得肌肉更加無力了。

左膝的問題,對她的生活影響非常巨大:
無法抬起腳,因此無法自己洗腳、穿鞋,後來走在路上就必須拿著拐杖了。

X光、MRI的檢查結果,卻顯示一切正常,沒有任何結構上的異常。
因此,小圓的醫師跟她說:
你這就是老了之後,「正常」的退化現象。

於是,她丟掉拐杖,開始跳舞

小圓的朋友阿寶(化名)知道了她的狀況,於是建議她來元氣診所治療。

阿寶的右膝半月板破裂曾經開刀過,但後來雙膝都退化,影響行動力,因此雖然好不容易等到了退休,卻難以享受生活,無法跟朋友聚會、跳舞、旅行。

阿寶的狀況當初也很嚴重,甚至連上廁所蹲下後,要再站起來都有困難,必須抽衛生紙鋪在地上,雙手撐地才能勉強爬起來,十分狼狽、不堪。

跟小圓一樣,阿寶的膝蓋疼痛,一樣被宣判為「正常」的老化現象。

她原本來元氣診所接受營養點滴療法,是因為別的問題,但沒想到點滴兩個月後,發現膝蓋疼痛的問題開始改善,五個月後,疼痛竟然完全消失!

在一次聚會上,阿寶當場表演,順暢無阻地蹲下、起立,給小圓看; 
小圓發現阿寶的膝蓋問題,竟然「不藥而癒」,對此大感驚奇。
她知道這個問題困擾阿寶好幾年了。

於是,小圓來到了日本元氣診所看診諮詢,進行營養點滴療法。

治療一個月後,疼痛與緊繃程度大幅改善,不再需要拐杖。
兩個半月後,膝蓋可彎曲、可自行穿鞋襪,換上運動鞋出門活動去了。

現在,小圓維持每週跳舞的習慣。
她開始跟我們抱怨,跳舞跳太久,肌肉會比較痠痛,容易抽筋。
我問她:「那膝蓋疼痛緊繃的問題?」
她詫異地看了我一眼,似乎已經完全忘記這曾經是個困擾了呢。

營養點滴為何能夠幫助我莫名的疼痛?

這兩位在元氣診所施打的營養點滴成份,其實毫不稀奇:
維他命C、鎂離子、維他命B6、維他命B12…等等,
因此很多人也許不願意相信:
打玻尿酸、PRP都沒用的膝蓋疼痛問題,打維他命礦物質有可能會好??

但是,必須知道,細胞就是營養素組成的
如果結構上沒有問題,卻仍疼痛的話,那應該就是細胞功能性的問題。
藉由補充適當的營養素,發揮抗氧化、抗發炎的效果,就能改善細胞功能。

跟上面故事的主角們有同樣困擾的人,其實非常多。
我們必須要強調:「沒有什麼症狀是正常的」!
尤其疼痛問題,更是如此。絕對不能因為找不到原因,就說是「正常老化」。

對現代人來說,慢性壓力,與環境毒素,是兩個幾乎無法避開的問題。
兩者都會讓營養素加速流失,或者細胞需求上升。

比如鎂離子就容易因為壓力而加速流失。
鎂離子的缺乏,會增加軟骨損傷,並使發炎激素上升。
而補充鎂離子,則能夠降低臨床上常講的「發炎指數」(CRP),甚至降低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。

至於環境毒素,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:

現代的太空產業中,常使用一種叫做聯氨(hydralazine)的物質,當作火箭引擎的推進劑。
它的毒性極高,短期吸入會刺激喉嚨、肺部,長時間暴露則可能導致肝腎,甚至生殖器官的損害。
研究已發現,聯氨會引起動物產生癌症。
國際癌症研究中心(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, IARC), 也已把聯氨列為2A級的致癌物質。

而這個聯氨,已經被發現會拮抗維他命B6的作用。

維他命B6的不足,跟免疫功能的失調有關聯性。
另外,發炎的時候,血液中維他命B6的濃度還會進一步降低。
一些證據顯示,補充維他命B6能降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炎指數、改善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。
我們在元氣診所的使用經驗也發現,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、腕隧道症候群的患者,施打了點滴之後,再也沒有發作過。

腕隧道症候群不是跟過度使用有關嗎?B6怎麼可能幫助到它?
這告訴我們,過度使用可能只是其中一個致病因子。
對有些人來說,環境毒素干擾到了營養素的作用,可能才是更主要的原因。
因此,就算血液中的B6濃度正常,疼痛可能還是會因為補充B6而改善!

另外,營養點滴中常加入的維他命C,也有抗發炎的效果。
把幾樣不同的營養素添加在一起,發揮協同作用,也許就是對某些人的疼痛,效果非常好的原因。

結語

長期的膝蓋疼痛,X光、MRI都找不到問題,結構完全沒有異常,
但為什麼施打了內容物只有維他命礦物質,看似稀鬆平常的營養點滴後,
竟然可以讓症狀完全消失,人生煥然一新?

現代人最避不開的兩大傷害:
慢性壓力,與環境毒素,是最可能傷害細胞功能的原因。

當然,飲食的精緻化,以及現代農耕方式導致食物中營養成分下降,也是重要的促成因素。

細胞其實就是由營養組成的。
如果影響檢查顯示結構沒有異常,卻仍然疼痛,那絕對不是什麼「正常」的現象,
而是暗示我們,必須深入去探討,是否因為營養失衡,造成細胞發炎,導致疼痛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