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乾眼症」這文明病已經開始盛行,你也有這樣的困擾纏身了嗎?
它最常見如過度用眼的科技業,或者正在處理失眠與減重的人,也有近五成機率罹患,其主要原因在於藥物副作用,或者本身免疫系統失調。
乾眼症它輕則小煩惱;重則影響工作與生活,所以想來跟大家分享,有關我在這健康管理上的一些經驗談。
乾眼症它的出現,去除短暫密集的過度用眼行為之外,它通常是一種警訊,像冰山一角浮出水面; 要解決的,是在背後的主因。
例如:失眠常用的抗組織胺、抗憂鬱藥物,會有乾眼的副作用,此時就必須解決根本的失眠問題,才有機會拿掉藥物,乾眼才會好。
是不是聽過一個說法?「 不用檢測啦!先給我來一桶魚油!」
許醫師在這邊先肯定魚油、蝦紅素都是對眼睛不錯的健康食品,不過這對乾眼症情況比較嚴重,或者日漸嚴重的人來說,不見得能夠有效率的解決問題,因為,你怎麼確定是真的缺乏這些呢?你的依據是什麼呢?(請原諒金牛座很牛的堅持)
沒缺乏的人還補充魚油,當然沒效,而且還很浪費錢。
因此以科學方式檢測身體缺乏什麼,就是很重要的調查,通常我們會以檢測「脂肪酸比例」,來決定營養品的補充方式。
也就是說,與其一視同仁、無差別性地建議每個人都補充某種營養品,更建議搭配科學檢測: 經由檢測細胞的脂肪酸比例,來決定是否需要額外補充營養品。



長期乾眼症的苦主常忽略的事
乾眼症苦主的受害主因,多數來自無形的環境毒素,包括環境中的重金屬(汞)、環境荷爾蒙(塑化劑)、空氣污染(PM2.5)、不當飲食等。這些都可能會誘發「自體免疫疾病」,讓乾眼症伴隨而來。
矯正營養素失衡,就可以降低發炎,穩定紊亂的免疫系統、賀爾蒙系統,進而改善乾眼在內的諸多症狀。


床頭的藥物可能是乾眼的兇手之一
患者的用藥史,是評估過程中相當重要的環節,因為很多乾眼症其實是藥物引起的。比如失眠常見的抗組織胺、抗憂鬱藥物,就容易引起乾眼症;如果女性更年期出現盜汗、失眠症狀,而開始補充藥物荷爾蒙,也容易出現副作用,引發乾眼症。
這時如果能解決根本的問題「失眠」,可以讓患者擺脫藥物,乾眼症狀也就迎刃而解,透過使用營養療法調理,完全沒有用到任何手術、 藥物,因此能在沒有副作用的情況下,達到醫病雙方都很滿意的療效。
營養調理也能脫離乾眼症
前陣子,有一位56歲的A小姐來就診,她表示在十年前,她開始漸漸有眼乾、口乾狀況,近三年更開始有嚴重的皮膚乾癢與關節疼痛。經大醫院的診療,確定她患有乾燥症、類風濕性關節炎與橋本氏甲狀腺炎..等共病,最困擾她的是下肢水腫,嚴重時甚至連鞋子都穿不下,因此前來診所進行健康調節。
我們深入評估後,開始了營養療程。 一個月後,水腫程度就大幅改善,開始遊山玩水。 兩個月後,體重從61.2公斤降到53.1公斤;除此之外,乾眼、失眠、皮膚乾癢、關節疼痛,也幾乎全部消失,人生煥然一新。
療程適合哪一類乾眼的人呢?
在營養調節中,最適合的就是在根本問題上為「藥物副作用者」或「自體免疫疾病患者」。比如使用失眠藥物造成乾眼,就得先解決失眠的問題。 那麼,在脫離藥物之後,乾眼的症狀就會自然而然消失。自體免疫疾病患者,則必須讓紊亂的免疫系統穩定,症狀才能減緩。營養療法不只沒有副作用,甚至可以期待一併解決多重健康問題。 比如上述案例,水腫、疼痛、乾癢、失眠等症狀,都隨之消失。
而因工作或生活作息用眼過度患者,除了也可以配合營養療程外,更重要的是用眼習慣、用眼環境等改善,才有助於減緩對眼睛的傷害。
眼藥水在療程後有機會可以停下來!
這是很多乾眼症患者在意的問題。其實,這是很有機會的!比如典型案例的A小姐,在我們的營養療程開始後,就沒有使用過藥物,且定期檢測發炎指數,在療程進度的評估下,就讓她在療程約中期,就停止使用眼藥水。
最後,大家看到重點了嗎?
本文主要是分享給大家,了解乾眼症其實是種警訊,上述的A小姐雖然在經歷半年後改善很多問題,但若在早十年乾眼症出現時,就多注意、調整的話,其實這十年不會有這麼多不舒服的回憶伴隨著他,許醫師寫本文就是想告訴大家,如果眼睛已經在提醒你了,務必早點好好照顧自己。
祝各位,逆轉疾病,元氣滿滿!
日本元氣診所院長許崇恩敬上
p.s. 如有更多問題,請點擊以下連結,聯繫日本元氣診所臉書專頁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ypoCIVClinic/
或撥打:
02-2721-3233
營業時間:週二-週六 10:00-19:00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