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目錄
前言:無可避免的壓力
慢性壓力會提高許多疾病的風險,包括焦慮、憂鬱、失眠、癌症、心血管疾病、肥胖、腸躁症…等等。
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,但在健康管理上,它卻是最難的一環。
因為壓力是一個「隱形」的殺手,常會在「突然間」倒下後,才發現原來已經生病。
其實不是「突然間」,而是可能長期忽視了某些症狀造成的。
壓力也是無所不在的; 甚至我可以大膽地說,是沒有人可以避免的。
工作壓力太大,固然會傷害健康;
但在職場上得不到認可,同樣是一種會傷害健康的壓力!
其他諸如親人過世這類的重大事件,就更不用說了,是每個人人生中都必須面對的課題,也是屬於重大壓力。
所以,我們必須學習如何正確辨識壓力,甚至用科學方法去監測、量化壓力;
然後,我們才能擬定對策,有效降低壓力造成的傷害;
如此一來,就能在疾病發生「之前」有效預防,而不是只有「早期發現(疾病)、早期治療(疾病)」。
關於生活上放鬆的方法,諸如運動、瑜伽、靜心、聽音樂、繪畫、旅遊…等等,相信不用我再囉唆,大家也知道應該要努力去培養良好健康的紓壓方法。
雖然我也認同這些是根本之道,但實際的生活中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做到。
請參考:每天都快累死了卻不敢說:被笑抗壓力差,難道是我的錯嗎?
因此,本篇文章的重點,是要給大家一個實戰守則;
解說我是如何設計、安排抗壓療程的,希望為大家帶來最實用的抗壓即戰力!
抗壓荷爾蒙 DHEA
大多數人對所謂的「壓力荷爾蒙」皮質醇比較熟悉,但卻不太認識DHEA。
DHEA跟皮質醇一樣,都是由腎上腺分泌的荷爾蒙,但它卻能拮抗皮質醇的作用,因此我把它叫做「抗壓荷爾蒙」。
壓力&抗壓這2種荷爾蒙,在健康的年輕人身上,比例是平衡的;
但隨著年紀增長,有些人體內的DHEA會大為減少,皮質醇跟DHEA的比例因此失衡,疾病風險於是攀升。
有研究指出,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,跟DHEA/皮質醇的比例失衡大有關係。
另外諸多研究發現,適量補充DHEA,對心血管疾病、失智症、肥胖、代謝症候群、骨質疏鬆,甚至癌症,都有好處。
單純以「抗壓」來講,就有研究發現,每天補充50mg DHEA長達六個月,生理&心理方面的幸福感 (well-being)、抗壓力,以及心情,都有明顯改善,且比較能維持在一個放鬆的狀態;
除此之外,夜晚的皮質醇濃度也能順利下降。
這代表什麼呢?
皮質醇正常的生理機制,應該是早上08:00左右到達高峰,並在傍晚降到谷底;
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才能在白天時有良好的工作效率,晚上時能充分地放鬆休息;
可是對長期高壓的人來說,這樣的生理機制常是被破壞的。
所以,夜晚的皮質醇能順利下降,代表「抗壓力」、「放鬆力」,或者現在很多人喜歡講的「自律神經失調」順利恢復正常,是值得開心的事情!
想知道體內的DHEA濃度是否充足,只要做個簡單的抽血就可以了。
雖然皮質醇跟DHEA,都是可以被檢驗的,但皮質醇的分泌,日夜節律的特性比較明顯,所以測量上比較麻煩一些,需要搜集不同時間點的檢體。
我自己偏好直接抽血,檢驗DHEA-S這個項目;
這是DHEA荷爾蒙在體內儲存的形式,不會隨著時間波動,臨床上比較實用、方便一些。
之前診所直播時,分享過一個減重突破卡關的故事,就是因為我們有檢測她的DHEA-S。
請參考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264951197520049/videos/1977670095702330/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264951197520049/videos/711759886255171/
甲狀腺荷爾蒙
甲狀腺可說是人體的前哨兵,不論是感染、營養缺乏、環境毒素…,或是壓力,都可能影響甲狀腺的健康,造成症狀。
大家對於眼凸、心悸、盜汗的甲狀腺「亢進」比較有印象,但很容易忽略了甲狀腺「低下」,尤其是還沒有到疾病狀態的「功能性甲狀腺低下」。
症狀包括:
有沒有發現,很多症狀也是跟傳統認為的「高壓症狀」重疊呢?
憂鬱、肌肉痠痛、疲倦、掉髮…等等。
因此,評估甲狀腺的狀態,是我們抗壓療程重要的一環。
下圖雖然都是英文,看似有點複雜,但請不用緊張,我會長話短說:
大腦會釋放一個訊號,名叫TSH。
TSH會命令甲狀腺這個器官,分泌甲狀腺荷爾蒙。
甲狀腺荷爾蒙其實分成很多種,可以簡單這樣記:
T4只是原料,T3才是真正有作用的「活性」荷爾蒙。
T4必須在週邊組織,經由酵素轉換成T3,才能發揮真正的效果。
但如果有慢性壓力的話,過量的皮質醇會干擾這段轉換,而將T4轉換成沒有活性的rT3。
可以簡單這樣記:T3是好的荷爾蒙,rT3是壞的荷爾蒙。
所以,過量的壓力會降低新陳代謝。
理論以上完畢。
我的文章其實很少講艱澀的理論,但為什麼此時要講這些細節?
那是因為,大多數的健檢,都只簡單檢驗TSH & T4而已; 如果這兩個數字沒有異常,那就會被判斷為甲狀腺「正常」;
但常規醫療所謂的「正常」,只是代表沒有「疾病」,並不代表「健康」。
所以,很多有「隱性」或「功能性」甲狀腺低下的人,百思不解自己為何自己的健康狀況,總是如此低落,
再怎麼紓壓、修行、拜拜、進出身心靈成長團體,也都無濟於事。
不是說以上這些心靈層面的事情不重要,相反地,它們非常重要!
只是,如果能準確偵測到生理現象的失衡,那麼康復也許會更加順利。
關於甲狀腺低下,請參考:
疲累虛弱、睡不好、經期不適、暴躁焦慮..,被宣判「體質不良」而絕望的她,如何用營養點滴大逆轉,全面提升健康?
每個月都感染,醫師還問我怎麼辦!不靠藥物強化免疫力,才是治本之道。
積極努力的優秀女性,卻常常莫名憂鬱低落..原來是因為「這個」失調造成的!?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264951197520049/videos/269327554417963/
慢性壓力本身,也許無法在短時間內消除,但我們可以用營養素,去支持甲狀腺荷爾蒙的轉換,將身體的新陳代謝維持在理想值。
比如T4轉為T3的酵素,就需要硒(selenium)這個營養素。
針對這樣的需求,我特別設計了一個營養點滴配方,並將這樣的治療成果發表在幾個醫學會議上。
請參考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octorsafternoonhealth/posts/1391177241272247
性荷爾蒙
所謂性荷爾蒙,以雌激素、黃體素、睪固酮為主。
不論男女,過了40歲之後體內荷爾蒙的量就會開始降低。
但除了年紀大之外,壓力也是一個會讓性荷爾蒙產量下降的重要因素。
我的臨床經驗顯示,相對健康的人即使已經70歲以上,荷爾蒙的濃度還是維持得不錯;
相對地,比較沒有在保養,或者帶有疾病的患者,荷爾蒙濃度會偏低。
性荷爾蒙其實不只跟性慾有關,而是從很多層面影響人的健康;
所以才會觀察到更年期後,心血管疾病、骨質疏鬆、肌少症、失智症…的風險都會上升,
就是因為這些器官原本都受到荷爾蒙的滋養,但更年期後,頓失依靠,許多毛病就浮現出來了。
之前的失眠全攻略中,我們介紹了黃體素對於睡眠的重要性。
黃體素對大腦的健康至關重要,缺乏的話容易失眠、焦慮、憂鬱..;
所以當壓力過大,導致黃體素無法分泌足量時,不只容易產生婦科、經期方面的問題(如不孕、經血過多、更年期症候群),承受很多病痛;
還會讓包括大腦在內的整體健康下降,因此抗壓力大減,於是更加無法耐受既存的壓力…,形成一個惡性循環。
性荷爾蒙,絕對不只跟性有關!
類似的現象也發生在男人身上。
睪固酮除了幫助提升性慾、性能力(勃起功能)之外,
其實也跟生活動機、代謝功能、肌肉骨骼、心血管、大腦健康…有關。
研究發現,較低濃度的睪固酮,跟憂鬱等心理疾病息息相關。
更糟的是,當你尋求藥物幫助時,卻發現有些抗憂鬱的藥物會降低性慾!
於是,睪固酮低 => 憂鬱+性慾降低 => 開立抗憂鬱藥物 => 更加降低性慾,更加憂鬱,又是形成了一個「完美」的惡性循環。
如前所述,憂鬱症的藥物治療,是一視同仁地,強制提升血清素。
但如果知道了以上的知識,為什麼不檢測身體是否缺乏睪固酮呢?
研究發現,提升睪固酮的濃度,可以讓一些人把憂鬱症的藥物完全停掉。
不只如此,還能提升「幸福感」(feeling well-being)。
不只是沒有憂鬱症,而是能得到幸福感。
這不就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,「最佳健康狀態」、「抗衰老」嗎?
我的臨床工作上,遇到很多30幾歲的男人,出現了疲勞、肥胖、失眠、容易感冒、肩頸痠痛、掉髮…等情形,檢驗後發現睪固酮已經過低了;
細問生活型態之後發現,的確很有可能是壓力過大造成的,那麼除了老生常談的紓壓、紓壓、紓壓之外,我們也會試著重建他的荷爾蒙平衡,加速康復的速度。
因此,在壓力的療程中,性荷爾蒙的評估,是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結語
用荷爾蒙來抗壓,對有些人來說可能前所未聞,甚至覺得有點驚世駭俗,因此半信半疑;
但在學理上來說,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。
人體有一個「神經-荷爾蒙系統」 (HPA axis; 由下視丘-腦下垂體-腎上腺組成的壓力反應中樞),就是在描述我們的神經系統偵測到壓力後,會如何改變我們的荷爾蒙分泌。
而這樣的荷爾蒙變化,又會進一步影響我們的免疫系統、新陳代謝、心血管系統…等等;
也因為如此,壓力才會是萬病之源。
我認為,對現代人來說,瞭解如何透過偵測荷爾蒙,來準確評估壓力指數,是非常必要的。
瞭解自己的荷爾蒙失衡狀態後,就能用非藥物、非手術的方法,及早精準調理,恢復良好的狀態。
有了良好的狀態,才能提升工作表現,有耐心陪伴家人、愛人,也才有力量去實現人生的夢想與價值。
Image by Fernando Zamora from Pixab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