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目錄
在立秋之後,七夕之前的這個時節,我們明顯感覺過敏的病人變多了。
據說以中醫的角度來看,立秋本來就容易鼻子過敏、咳嗽、皮膚癢..;
我不禁想:時間上還真一致!
雖然我不懂中醫,但營養醫學其實也能很好地幫助減緩過敏,而且相關道理非常簡單,我想各位都很快就能懂。
以下就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治療的邏輯。
常規醫學治標,營養醫學可治本
常規西醫處理過敏的方式,最常見的就是抗組織胺藥物。
藥物的作用,就是把細胞「罩住」,不讓細胞接觸到組織胺,就不會過敏了。
這當然是治標,因為並沒有解決「為什麼組織胺會過多」的問題;
所以一不吃藥症狀就會發作,且常常越吃越沒效..。
難道沒有更治本的方式嗎?
其實,我們可以結合飲食與營養素補充,來規劃療程,達到以下3個目標:
- 降低體內組織胺的量
- 加強組織胺的排除
- 降低細胞對組織胺的反應
具體的療程可以這樣規劃:
避免高組織胺含量的食物
包括紅酒、起司、草莓、番茄、柑橘類食物(中秋節必吃的柚子)..等等。
避免毒素干擾
人體本來就具備可以分解組織胺的能力,只是後天被破壞了。
比如有一個名為DAO的酵素,主要存在於我們的小腸,就負責分解組織胺。
過量的酒精、藥物,以及受傷發炎的腸道..,都會降低DAO功能,造成過敏。
補對營養素
有些營養素可以提升DAO的活性,進而加速組織胺的排除,比如銅離子、維他命C、維他命B12..等等;
還有些可以降低細胞對組織胺的敏感度,比如鎂離子。
結語
組織胺是身體必須的物質,但過量時會引發症狀。
現代人越來越常有過敏的問題,但解決之道通常都是服用抗組織胺藥物。
這雖然可以暫時解決症狀,但無法永久解決問題。
想永久解決問題,就得找出過敏的根本原因。
很多人知道要找出過敏原,所以會做過敏原檢測;
但奇怪的是,這個檢測報告的結果,通常都對控制過敏沒太大幫助。
比如說,通常報告驗出來的過敏原,都只有塵蟎,但安排了家裡的大掃除、清塵蟎後,症狀卻不見改善..。
這可能是因為,過敏原只是誘發症狀的其中一個原因。
通常一個疾病或症狀,背後可能有很多原因。
本文簡單從組織胺的這個角度切入,試著讓各位瞭解,光是這一個物質的過量,就可以有三個以上不同的方式來處理。
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通常要設計整合療程來治療的原因;
只靠單一治療方法,實在很難做到徹底治本。
當然,以上提到了很多營養素,但不是要大家全部買來嗑。
如果能結合科學檢測,就能更精準地使用營養素,提升健康。
今天就聊到這邊,希望本文的內容對大家有幫助!
Photo by Ganapathy Kumar on Unsplas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