橋本氏甲狀腺炎,真的無法治療嗎?
甲狀腺低下,最常見的形式是橋本氏甲狀腺炎。
橋本氏甲狀腺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,也就是免疫系統會攻擊甲狀腺,久而久之使得甲狀腺荷爾蒙無法被製造。
主流醫學認為自體免疫疾病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病,只能用免疫抑制劑去壓抑發炎,控制症狀;
而橋本氏甲狀腺炎則更為棘手,甚至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壓抑它的發炎,只能坐以待斃,等到免疫系統將甲狀腺細胞破壞殆盡,形成無法逆轉的甲狀腺低下後,終生服用甲狀腺荷爾蒙的補充劑。
然而,這個令各大藥廠束手無策、無藥可醫的疾病,卻可能藉由營養療法看到一絲曙光。
能降低甲狀腺發炎的微量元素-硒
硒 (Selenium)雖然是一個微量元素,卻參與了許多人體酵素的作用,包括抗氧化酵素、排毒酵素,以及免疫調節的酵素。
有趣的是,在全身上下,甲狀腺正好是硒元素含量最高的器官,所以很早就有人開始研究硒與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的關係。
人們發現,在硒元素缺乏的情況下,甲狀腺細胞容易被破壞,形成甲狀腺低下。
於是更多科學研究紛紛投入,試圖回答一個關鍵問題:
補充硒元素是否能治療甲狀腺低下?
雖然並非所有結論都一致,但目前看來,絕大多數的研究結果都頗為使人振奮,讓人能夠樂觀地保有希望。
比如2014一篇綜合了9篇研究,總計787名受試者的統合分析,就顯示補充硒元素能有效降低攻擊甲狀腺的兩大抗體:
- 甲狀腺球蛋白抗體(anti–Tg, thyroglobulin antibody)
- 甲狀腺過氧化酶抗體(anti–TPO, 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)
而2016一篇結合了16篇研究的統合分析,也呈現了類似的結論。
直至筆者撰寫這篇文章的5年間,呈現類似結論的研究仍持續不斷地出爐,比如2020的這篇研究,以及2021的這篇研究。
即使如此,常規醫學始終沒有把補充硒元素當作正式的治療建議; 箇中原因我不太清楚,就留待各位讀者自行解讀了。
不過比較常聽到的說法是:「硒補多了是會有毒性的」;
補太多硒會造成中毒,症狀包括掉髮、神經病變..等,甚至死亡,這是不爭的事實;
然而,只要以合理的方式補充,那麼硒元素就仍是一個安全、值得期待的治療選項。
(畢竟如果藥物劑量過多,也都是有毒性的,但這並不會阻止人們使用藥物,不是嗎?)
就像本站一直以來呼籲的,營養療法要有效,關鍵就在使用方法是否正確;
如果以錯誤的方式補充,那無效、浪費錢還算事小,反而賠上健康可就得不償失了。
建議還是與熟悉營養醫學的醫師討論過後,再決定如何補充,比較妥當。
關於這點,有一個補充的方式,是十分值得考慮的選項。
用營養點滴療法補充硒元素
如上所述,絕大部份的研究都顯示補充硒是有效的,但這也就代表有些研究顯示無效。
為何有人補了有效,有人補了沒效呢?
簡單地說,決定療效是否良好的因素,至少有以下三個:
- 劑量
- 補充多久
- 缺乏的程度
營養素如果是用來保健,那只要吃一點點就夠了;
但如果是用來治療疾病,那情況就完全不同。
舉例來說,政府建議每個人一天攝取55微克(非毫克)的硒就夠了,但在治療橋本氏甲狀腺炎時,卻可能用到這個劑量的10倍以上,超過政府建議的劑量上限400微克。
另外,細看研究會發現,至少要補充硒達3個月以上,才會出現療效,甚至在某些研究中,沒有補個一年半載,是不會看到效果的。
這或許是因為補充的劑量不夠,也可能跟每個人缺乏硒的程度不同,有所關連。
舉例來說,缺的較嚴重的人,可能就要補比較久才能看到效果,這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。
雖然補充硒有機會達到藥物都難以企及的療效,但對急性子的現代人來說,要每天持續口服營養品,持續一年以上,很多人恐怕都難以做到。
而臨床上也常遇到病人伴隨著腸道狀態不健康,因此吸收率不好的問題,更讓治療進展容易變得遲緩,導致醫病雙方都很難堅持下去。
因此,我會考慮使用營養點滴療法,來幫助患者補充硒元素。
這麼做至少有以下4個好處:
- 增加腸道吸收率
- 減少口服硒造成的副作用
- 增加醫囑遵從性(每天口服不易持續,但定期點滴反而比較簡單)
- 加速療效的發生
之前寫過文章,描述一位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的康復之旅;
她就是在改變飲食、補充營養品之外,又使用了硒元素點滴的。
或許也因為如此,她才能在短時間內將疾病逆轉,創造奇蹟吧。
治療自體免疫疾病之外,還可預防癌症
自體免疫疾病的病人,因為是免疫系統異常,所以常常會同時罹患多種自體免疫疾病;
比如乾燥症、硬皮症、橋本氏甲狀腺炎..等等,都可能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,造成極大的痛苦。
除此之外,免疫系統長期失調下來,也會提升癌症的風險。
比如橋本氏甲狀腺炎,又被稱為慢性淋巴球性甲狀腺炎(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),因為是由淋巴球攻擊甲狀腺所引起的。
但除了造成甲狀腺低下之外,如此長期慢性的淋巴球異常,更可能引發淋巴癌 (Lymphoma)。
近年來也越來越多研究指出,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病人,得到淋巴癌的機率是顯著較高的。
除此之外,橋本氏甲狀腺炎的患者,得到甲狀腺癌與大腸癌的風險也顯著較高。
這些或許都跟免疫系統異常,無法將癌細胞清除,有很大的關係。
就常規醫學的觀點,只要等到甲狀腺被破壞殆盡再來補充荷爾蒙就好; 他們並不覺得有必要/有辦法對免疫系統本身的異常進行什麼處理。
或許,以分科醫學的角度來說,的確是如此吧,因為橋本氏甲狀腺炎是內分泌科/風濕免疫科的疾病,但癌症卻是腫瘤科的疾病;
治療甲狀腺低下的醫師,是不需考慮是否會得癌症這回事的;
大概只能等到得病了,再轉診到腫瘤科進行治療吧,畢竟在還沒發病之前也束手無策。
不過,如果能跳脫分科醫學的思維,考慮到一個人的完整性,那就應該從根本著手,試圖把免疫系統的異常調回正常;
如此不只能治療自體免疫疾病,也能降低癌症風險,是真正的治本之道。
免疫療法是現在最尖端的癌症治療方式,但並無法用來預防癌症的發生;
如果能努力維持好免疫系統的健康,就可以大大降低罹癌的風險。
相關內容請見之前的文章:
用營養療法提升免疫力,科學地打造抗癌體質(附上實際檢測報告!)
結語
橋本氏甲狀腺炎,是最常見的甲狀腺低下疾病,也屬於自體免疫疾病。
雖然我們知道是免疫系統攻擊甲狀腺,造成甲狀腺低下,但目前沒有任何藥物能夠壓抑這把發炎的火;
因此,常規醫療只能在甲狀腺被破壞殆盡後,終生服用甲狀腺荷爾蒙。
然而,這種「無藥可醫」的窘境,卻可能經由營養療法打破。
硒是一個微量元素,但參與了許多人體酵素的作用,包括抗氧化、排毒、免疫調節..的酵素。
研究發現,缺乏硒的生物,甲狀腺細胞較易受到破壞;
並且越來越多研究顯示,補充硒元素能減緩免疫系統的炮火,有效降低橋本氏甲狀腺炎最常見的兩大抗體:
- 甲狀腺球蛋白抗體(anti–Tg, thyroglobulin antibody)
- 甲狀腺過氧化酶抗體(anti–TPO, 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)
不過,補充硒是否都能有效治癒橋本氏甲狀腺炎,也是因人而異;
根據補充劑量、補充時間長短、患者缺乏硒的程度..等因素,治療結果會有所不同;
而臨床上也常遇到患者沒耐心,無法長時間規律服用,或者腸道吸收率不佳、產品品質不佳..等問題,影響了治療成效。
因此,營養點滴療法,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,能有效幫助克服以上的問題。
最後想強調所謂「治本」的重要性。
我發現很多人對罹患自體免疫疾病這件事「無感」,覺得就終生吃藥控制症狀也沒什麼,何必這麼麻煩還求要治本?
或許,有些人的甲狀腺低下症狀「只有」手腳冰冷、疲倦、掉髮..等,也不危及生命,所以不是很在意;
但免疫系統的紊亂,其實還會提升癌症的風險。
如能跳脫分科醫學的框架,考慮到整體的健康來治療;
那不只有機會逆轉自體免疫疾病,更能有效預防癌症,
且過程中完全無需使用任何手術/藥物,只要聰明地使用營養素即可。
延伸閱讀:
Photo by Photoholgic on Unsplash
***現在馬上點擊連結加入下午茶Line好友;,不漏接訊息,且每週只傳一次週報給您,在不過度打擾的前提下,持續給予您最實用的健康資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