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目錄
用營養素減緩環境毒素造成的傷害
對現代人來說,即使是非常注重健康的養生人士,也很難完全避免疾病;
因為我們的空氣、土壤、水..等,都已經被嚴重污染了。
可怕的是,這種污染並非急性中毒,不會造成立即性的生命危險,而是「溫水煮青蛙」,一點一滴緩慢地侵蝕掉您的健康;
正因如此,所以此議題很難得到足夠的重視。
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講,就算認可這議題的重要性,在常規醫療體制下的醫師通常也束手無策,因為並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用來「解毒」。
大家常聽到的螯合劑,比較是用來治療會立即造成生命危險的急性中毒,常規的健保院所是不治療慢性中毒的。
還是那句老話:醫院是處理急重症的地方; 「你得生病了,我才能救你」。
慢性中毒?抱歉,只能等到你中毒夠深發病了,才能處理。
不過,其實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指出,營養療法可以有效減緩環境毒素造成的傷害。
今天的文章就簡單跟大家分享兩篇分別發表於2020與2021年的最新醫學研究,
補充精胺酸可降低空氣污染造成的高血壓
大家對於2019知名男星猝死的新聞,應該還記憶猶新:
【高以翔猝死】醫師分析高以翔猝死「另有原因」 致命條件全吻合
雖然很難確定真正的死因,但在空氣污染嚴重的低溫中進行有氧運動,對心血管健康無疑是一大風險。
研究指出,交通空氣污染每年造成數百萬人過早的死亡,而其中心血管疾病就佔了40-50%。
交通空氣污染會提升高血壓、心肌缺氧,以及心因性死亡率的風險。
戴口罩雖然是其中一個有效阻隔污染的方式,但根據以往的研究看來,這似乎只對健康的年輕成年人比較有效。
不過,這篇於2021年11月發表於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的研究,帶給了我們新的希望。
跟之前不同的是,此篇研究招募的對象是年紀較大且帶有疾病的受試者(介於50-75歲之間的高血壓病人);
研究人員把受試者分為治療組與控制組,讓他們在空氣污染的環境中行走2小時,並測量血壓。
結果發現,在事前每天服用9g精胺酸達14天的治療組,血壓顯著較低!
顯示精胺酸是一個安全、無副作用,且能有效降低空氣污染對心血管危害的營養素。
精胺酸是一種胺基酸,可從各種食物裡攝取到,包括海鮮、西瓜、堅果、海藻、動物性蛋白、黃豆蛋白..等。
不過,根據每個人身體狀況,以及想達到的目的,要攝取的劑量也會所有不同。
比如說,如果是想改善男性勃起障礙,那劑量可能會落在2.5-5g之間;
而此篇研究雖然是使用9g的劑量,不過曾有研究使用30-60g的劑量;
以上例子應該可以讓您瞭解,劑量差異是相當大的。
而個人身體狀況也是必須考慮到的重要因素,
比如我會建議有肝、腎、心臟衰竭的病人,以及曾有皰疹病毒感染史的人,需小心攝取;
建議與熟悉營養醫學,並且熟悉您的身體狀況的醫師討論後,再決定是否使用。
汞會提升胰臟癌風險,營養素可減緩汞毒傷害
自從蘋果創辦人Steve Jobs因胰臟癌英年早逝後,大家對這個被稱為「癌症之王」的疾病,就可說是聞風色變。
它很難被早期診斷,且治療的成效也不太好,如果是我得知自己得到了胰臟癌,恐怕一顆心也會涼了一大半。
不過研究指出,只有5-10%的胰臟癌病人具有家族史,這代表了決定是否得到此疾病的很大因素,還是在於後天的保養。
可惜的是,關於如何保養,一般也只能衛教不菸不酒、做好體重管理、控制好血糖..等常識,但這樣真的就夠了嗎?
2020由澳洲雪梨大學的Roger Pamphlett發表的一篇研究,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視。
研究分析了胰臟癌病人的胰臟組織切片,發現汞被偵測到的機率顯著較高:
男性胰臟癌病人中,47%的胰島 (islet) 組織切片中偵測到汞,相對地「無」胰臟癌病史的男性中,只有12%的胰島組織中含有汞;
女性病人的比例則是更懸殊的67% v.s. 12%。
不只胰島細胞,胰臟腺體 (Acinar) 與胰管周圍 (peri-ductal)組織中的汞含量,也有顯著差別。
汞是現代環境中無所不在的一種環境毒素,會產生大量自由基,更會進而破壞DNA,誘發細胞突變;
大家知道癌症是體內突變的細胞,不受控制地增生而成的,
所以防止細胞突變,就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; 任何會破壞DNA的物質,都應該高度重視。
以前的研究很難「直接證明」汞會造成人體的癌症,因為不可能去做那種「缺德」的實驗,刻意讓一群受試者大量接觸汞毒,觀察數年後檢視癌症風險是否提高;
所以大家雖然隱約知道汞是有毒的重金屬,但不會積極地主動去防汞,更遑論排汞了。
這篇研究可貴之處,在於利用先進的Elemental Bio-Imaging技術,直接分析了珍貴的組織切片,為我們揭發了汞與胰臟癌之間不可忽視的關聯性。
除了會提升癌症風險之外,汞也會提升自體免疫疾病、第一型/第二型糖尿病..的風險,這些都是現代社會越來越普遍的疾病,尤其糖尿病,許多人飲食非常健康,血糖卻還是居高不下,會不會就跟環境污染有關係呢?
當然,不是說體內有汞,就一定會得到這些疾病;
這個概念就像抽菸一樣,不見得就一定得到肺癌,但風險一定大為提升風險。
尤其是飲食不健康、過胖、缺乏能抵抗汞毒性的營養素(如硒、Vit.C、穀胱甘肽..等)的話,那就更容易受到汞的毒害;
可這些都是我們後天能確實掌握的,不積極調理實在太可惜了!
除了常規健檢會驗的血糖、體重..之外,如果也能科學檢測體內的重金屬、營養素,那健康管理一定可以做得更加確實。
我們也成功在日本元氣診所落實了「預防勝於治療」的理念,為客戶打造了堅強的抗癌體質;
請參閱之前的文章:用營養療法提升免疫力,科學地打造抗癌體質(附上實際檢測報告!)
最近又有新增一個成功案例囉!
結語
環境毒素對健康造成的傷害,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。
然而,即使知道這回事,但因為沒有藥物可以吃來「排毒」,所以也極少有醫師在談論相關議題。
但是,雖然無「藥」可醫,卻有很多「營養素」可幫上忙!
比如2021的11月發表的最新研究就顯示,補充精胺酸能夠減緩交通空氣污染造成的高血壓;
而2020的研究也指出,重金屬汞造成的毒害,會提升胰臟癌的風險,而如能確保體內有充足的「抗汞」營養素(硒、Vit.C、穀胱甘肽..等),就能減緩汞的毒性,或許就更可有效預防/治療癌症、糖尿病、自體免疫..等疾病。
注重健康的您,如果還是認為只要做到均衡飲食、規律運動、充足睡眠、不菸不酒..,就萬無一失,那或許得再想想了。
雖然很多專家都呼籲營養品並非必需,但我倒是認為在這個環境污染猖獗、慢性壓力極為普遍的時代,營養品已成為非常實用的保健工具。
不知各位讀者有何想法呢?歡迎留言讓我知道!
p.s.
雖然大部份關於汞的衛教資訊,都只要我們避開深海魚/大型魚,但根據我們的臨床經驗,即使從來不吃這些的人,體內的汞也常常過高。
這也許是因為,舉凡火力燃煤發電、口腔內的補牙(銀粉)..等,都可能造成汞毒在體內累積。
請參考之前的文章:
不孕、肥胖、糖尿病..都與此有關!用營養素「排毒」,改善粒線體健康
***現在馬上點擊連結加入下午茶Line好友;,不漏接訊息,且每週只傳一次週報給您,在不過度打擾的前提下,持續給予您最實用的健康資訊。
Photo by Mariah Hewines on Unsplas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