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性甲狀腺結節追蹤就好?抽血發現「這個」指標異常,請格外小心!

很多人健檢時都會發現自己有甲狀腺結節,但通常醫師都會說是良性的,不用擔心,定期追蹤就好。

上網查資料後也會看到,結節絕大部分都是良性的,惡性/癌化機率極低;

所以,除非結節長大到壓迫氣管、神經、食道..,不然真的無需開刀處理,定期觀察追蹤就好。

 

以上這些說法都是正確的;

但是,如果你除了有結節之外,抽血還發現這個指標異常,那就要格外注意了。

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哈佛醫學院於2019年發表的一篇研究,告訴我們的重要資訊。

 

橋本氏甲狀腺炎-慢性發炎會增加癌症風險

橋本氏甲狀腺炎,是最普遍的一種自體免疫疾病,約影響10%左右的人口;

也就是說,每10個人就有一位是此疾病的患者,這比例是挺高的;

且根據我們元氣診所的經驗,有非常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此病;

他們可能因為疲倦、掉髮、肥胖、水腫、便秘..等症狀,久病不癒,經過我們抽血檢查才發現真實的病因,原來是橋本氏甲狀腺炎造成的甲狀腺低下

 

這種疾病是由免疫系統攻擊自己造成的,簡單講就是慢性發炎

我們一再強調,慢性發炎是許多疾病的根源;

所以如果放任這種慢性發炎不管,那不只容易產生第二種、第三種自體免疫疾病,甚至會更容易得到癌症

 

舉幾個大家比較熟悉的的例子:

比如肝發炎久了,就容易長肝癌,不論是因為喝酒、脂肪肝、或B肝C肝病毒造成的肝發炎都一樣; 

又比如說,像潰瘍性結腸炎 (Ulcerative colitis)這種自體免疫疾病,也是因為長期的腸道發炎,所以得到大腸癌的風險較高。

 

講回來甲狀腺的疾病,之前的研究已經很清楚地告訴我們,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得到淋巴癌的風險顯著較高; 

而在2019年,由哈佛醫學院以及著名的布萊根婦女醫院(Brigham and Women’s Hospital)聯合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:

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,得到甲狀腺癌的風險也顯著較高!

 

防癌又治本的關鍵:降低甲狀腺發炎

橋本氏甲狀腺炎的診斷方法,其中一個就是抽血檢驗,看有沒有抗體在攻擊自己的甲狀腺;

其中最典型的一個指標,應該是Anti-TPO(甲狀腺過氧化酶)這個自體抗體。

這篇研究發現,如果病人同時有甲狀腺結節,並且抽血發現Anti-TPO異常升高,那麼得到甲狀腺癌的風險增加60%

 

我們之前的文章講過,橋本氏甲狀腺炎屬於自體免疫疾病,被常規醫學視為「無藥可醫」;

因為沒有任何藥物可以壓抑這種發炎,所以唯一的治療方式,就是等到甲狀腺器官被破壞殆盡,再終生服用甲狀腺素。

可能正因如此,所以很多常規健檢也不會去檢驗如Anti-TPO這類的項目。

 

就「開藥」的角度來說,這麼做的確可能合理,因為驗了也沒有藥可以開,徒增煩惱,乾脆不驗; 

但以我們重視養生、重視預防醫學的角度來說,就完全不一樣了,驗這個項目是很有意義的!

除了如之前提過的,飲食/營養療法能有效降低Anti-TPO(也就是降低甲狀腺發炎)之外,

現在你也知道了,這麼做還有助於降低癌症風險。

 

說到預防生病,幾乎沒有人不想要預防癌症的,因為就算治療有效,但癌症治療實在太痛苦了。

希望看完今天的文章後大家能記住:

預防癌症最好的方法之一,就是確保自己沒有慢性發炎。

 

密切關注自己的甲狀腺健康,就是很好的一個方式。

除了定期照超音波追蹤之外,也記得關注自己的甲狀腺有沒有發炎喔!

 

*延伸閱讀:

如何降低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異常指標,從根本痊癒?

自體免疫甲狀腺低下的「硒」望-營養點滴療法

甲狀腺低下吃藥也瘦不下來?你可能吃錯食物了!

 

點此觀看更多甲狀腺低下相關文章

 

Photo by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n Unsplash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