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身刺痛的糖尿病神經病變-用”硫辛酸”營養點滴有效治療 (案例分享)

糖尿病會引發神經病變,而這通常很難逆轉。

但是,不吃藥、不做飲食控制,只靠補充營養素,有可能會改善嗎?

聽起來太過神奇到不可置信,不過,今天要介紹的這個營養素,卻是德國健保願意給付的治療選項!

有興趣的讀者,請先看下面這段故事:

 

血糖失控,全身刺痛的湯女士

67歲的湯女士,最初是因為多年的頭痛、肩頸僵硬而來找我們看診,但這很快就治好了;

因此,後來主要的任務,是放在要改善她多年都治不好的糖尿病

 

湯女士非常有健康養生的觀念,也很願意配合用點滴、口服營養素來治療;

但可惜的是,糖尿病是一個必須徹底改變飲食、生活習慣..,才有機會痊癒的疾病。

湯女士雖然懂得非常多,但因為生活忙碌,所以沒能確實執行;

我們也能瞭解,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,都有自己的苦衷,所以就先用點滴緩解她的痛苦症狀,並持續鼓勵湯女士,期待她下定決心要改變的那一天很快來臨。

 

前一陣子,湯女士因為接下了一個重責大任,所以變得更加繁忙;

再加上身體的病痛已不存在,所以就先暫停我們這邊的療程。

但是,幾個月不見,當她好不容易忙碌告一段落,再次回來我們這裡保養時,

除了之前的頭痛與肩頸僵硬復發之外,還出現了新的症狀

 

她全身各處出現了莫名的刺痛感,包括前胸、後背、腹部、手腳..都有。

一驗發現,血糖果然退步,長期血糖的平均指標:糖化血色素,已經高達11.3了(>6.5就算糖尿病)!

 

糖尿病神經病變:不吃藥能改善嗎?

糖尿病的盛行率非常之高,但這種慢性病的可怕之處,就在於「殺人於無形之中」;

平時也許症狀不明顯,但可能「突然」就出現重大疾病,比如視網膜病變、腎臟病變需要洗腎、心血管疾病..等;

以及像發生在湯女士身上的,糖尿病神經病變

 

糖尿病神經病變有分很多種,大部分其實不見得會痛;

比較常見的是感覺變遲鈍,比如對痛覺及溫度的感覺變鈍;

這就容易造成有傷口卻沒察覺,最後引發感染,導致必須截肢的嚴重後果。

 

湯女士的症狀比較不典型,但經過一番檢查後,我依然認定應該就是此病沒錯,所以就開始進行治療。

常規醫學的治療方法當然是以藥物為主,但殘念的是,通常效果有限、需承擔副作用,且治標不治本。

當然我們知道治本關鍵是控制血糖,但如果患者不願吃藥、又不願徹底改變飲食與生活習慣,單純想靠補充營養素改善神經病變,有可能嗎?

 

講究政治正確的朋友們,一定不會提倡這樣的做法; 

但其實,還真的有一個營養素,早在幾十年前就被發現能有效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。

不需吃藥、也不需改變飲食,只要規律補充它,就能顯著減緩神經病變的症狀。

甚至,這個營養素在德國甚至是健保會給付的治療方式。

 

這個營養素就是:硫辛酸 (Alpha Lipoic Acid)。

 

硫辛酸支持神經修復:出色的療癒速度

高血糖之所以會造成神經病變,其中一個原因就是,高血糖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(氧化壓力)

因此,理論上,許多抗氧化物都會對治療糖尿病,及其併發症有幫助; 

但實際上,抗氧化物有很多種,並非補任何一種都會有效;

醫師的任務就是要研讀諸多文獻,並優先推薦患者那些經證據力較強的營養素。

 

硫辛酸除了是一個抗氧化物之外,還能防止”糖化終產物”(AGE)的形成; 

並能改善微循環、增進粒線體功能,降低疼痛閾值 (敏感度)..等。

最重要的是,它能增進胰島素敏感度,所以對糖尿病人來說,非常有價值。

(第二型糖尿病,是胰島素敏感度下降,也就是「胰島素阻抗」造成的)

 

早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開始,就開始陸續有人體研究顯示,補充硫辛酸能有效減緩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症狀,包括刺、麻、痛、燒灼感..等等。

神奇的是,如果使用點滴補充硫辛酸,那刺麻痛的症狀,在3週之內就可觀察到明顯的進步!

這對神經修復來說,是非常出色的療癒速度; 

科學家認為,這跟硫辛酸能夠調控神經細胞上的T型鈣離子通道有關。

 

多功、快速、治標+治本的營養療法

上述這些研究都是在歐洲進行的,主要納入了德國人、俄羅斯人、以色列人..等等。

常看我文章的各位讀者可能會注意到,歐洲似乎比較注重營養療法,許多營養療法的重要研究,都是在歐洲發表的; 相較之下,美國就比較重視藥物療法。

(大家猜猜台灣的醫療比較偏向哪一邊?)

 

藥物治療的確可以止痛、減緩症狀,但無法讓血糖下降; 要讓血糖下降,得另外吃糖尿病的藥。

但硫辛酸卻不一樣。

硫辛酸不只能有效止痛、提升神經健康,還能藉由提升胰島素敏感度,去降低血糖。

不只能減緩症狀,還能改善根本的高血糖問題,是非常有價值的治療方案。

 

湯女士在施打了一次硫辛酸點滴後,症狀就減緩了9成以上。

不是所有人都能打一次就大幅改善的,湯女士算非常幸運。

我們囑咐她,務必要更加積極去改變飲食習慣,並持續補充營養素。

希望經由這次的事件,湯女士能下定決心,在下次抽血時,讓糖尿病有大幅的進步!

 

Photo by Benjamin Wedemeyer on Unsplash

 

參考文獻:

Mijnhout GS, Kollen BJ, Alkhalaf A, Kleefstra N, Bilo HJ. Alpha lipoic Acid for symptoma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: a meta-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. Int J Endocrinol. 2012;2012:456279. doi: 10.1155/2012/456279. Epub 2012 Jan 26. PMID: 22331979; PMCID: PMC3272801.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