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智症應該是現代人最害怕的疾病之一。
許多來做保養的客戶都表示,自己也不是追求長生不老,但最起碼希望做到不要拖累子女。
但是,失智症不只已成為全世界的第七大死因,更會讓病人無法自理生活、失去尊嚴,也讓家人疲於奔命。
儘管一流的科學家與機構,紛紛砸重金研發藥物,但效果均差強人意;
目前可用的藥物治療,甚至沒辦法阻止疾病持續惡化;
頂多只能讓惡化的速度”慢一點”,遑論能夠進步、甚至逆轉疾病了。
這可能是因為,每個藥物都只有”單一機制”; 但失智症其實可說是個”多因性”的疾病。
如能找出每個人生病的原因,再針對這些原因,精準打造個人化的療程,那效果很可能會出奇的好。
ReCODE療程:針對你的病因做精準治療
其實,失智症的病因,直到今天還沒有定論。
有人說它是”第3型糖尿病”,跟大腦的胰島素阻抗有關;
有人說它是慢性的病毒感染所造成;
有人說它是因β類澱粉蛋白 (amyloid)的毒性所致;
近來也有研究指出,神經發炎、環境毒素、缺乏大腦滋養物質 (trophic support)..等等,也都是致病原因。
究竟哪個才是主要致病原因?
藥物的研發,可能都只能針對單一原因去進行。但如果致病原因有很多個呢?
而且,如果這些致病原因,並非藥物可以解決的,那該怎麼辦?
2014年,美國的一位醫師 Dale E. Bredesen,發表了一篇論文,描述了他治療認知功能下降的病人之方法。
論文一出,馬上造成全世界的轟動,至少在我們這個領域是如此。
因為,他使用的方法,其實是所有抗衰老/功能醫學/營養醫學領域的醫師,都相當熟悉的;
但Bredesen醫師卻有辦法把這些零散的知識整合起來,設計成一套系統性的方法,並成功治療、逆轉了以往被視為無法被治療的認知功能下降。
在2014的這篇研究中,10個病人裡有9人,都成功在3-6個月之內,病情顯著進步;
剩下那沒有進步的1人,則是因為其病情已經非常末期了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這其中有6人,本來病情已嚴重到危及工作 (必須辭職, 或快要被辭退);
但在治療以後,他們全都可以順利繼續工作。
並且,這樣的進展並非曇花一現,而是可以持續2年以上,甚至更久。
2017年,Bredesen醫師發表了一本重要的科普書,將這套療法推廣給更多人;
(書名:終結阿茲海默症:第一個預防與逆轉認知功能下降的療程)
( The end of Alzheimer’s: The first program to prevent and reverse cognitive decline))
2018年,Bredesen醫師發表了一篇論文,綜合了100個認知功能下降病人的治療成果;
此時,這套療法已被正式命名為ReCODE (reversal of cognitive decline);
有興趣的讀者,可以造訪負責推廣此套療程的機構網站:Apollo Health。
84歲奶奶的嚴重失智症,也可成功逆轉
我一直以來喜歡把療程簡化成以上這張圖,方便大家理解。
其實,ReCODE療程所做的事情,在我看來是一樣的。
最重要的第一步,就是先做科學評估,看看身體缺了哪些好東西、多了哪些壞東西。
所謂的好東西,比如維他命D、Omega-3脂肪酸、各種維他命/礦物質、各種荷爾蒙..等等;
所謂的壞東西,比如失控的血糖、過多的環境毒素、過高的發炎激素、慢性病毒感染..等等。
治療成功的關鍵,就是要把這些原因一一找出來,並妥善治療;
只要這樣治本,那就可以有效推動病情,往好轉的方向走。
利用這套方法,我們就成功地逆轉了一位84歲S婆婆的失智症。
我們使用具有公信力的 認知功能評估工具:MoCA來評估進步幅度;
結果顯示,S婆婆的認知分數從最初的8分,14個月後上升到19分。
請參考下圖:
這個振奮人心的治療成果,我們同仁也於2021/07/16 發表於臉書,有興趣者歡迎點此連結觀看。
這個分數代表什麼意義呢?
MoCA量表滿分為30分,≥27分為正常,18-26分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(MCI),10-17分是中度,小於10分屬重度。
也就是說,84歲的S婆婆,從原本重度(8分)失智症,進步到只有輕度(19分)認知功能障礙的病情。
這是非常了不起的!
因為,如果本來只是輕度,要進步是比較容易;
而重度病人,年紀還不小,要進步的難度就會更大。
雖然因為疫情關係,我們的治療有點被延誤,但我還是非常期待,婆婆之後能持續進步,甚至直到認知功能完全正常的程度。
Photo by Hal Gatewood on Unsplash
你好,想請問一下我有睡眠障礙,掉髪,關節疼痛,想要到貴診所諮詢可否先了解一下大概費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