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目錄
突發性耳聾成因複雜,成功治療需多管齊下
突發性耳聾,顧名思義發生地非常突然,所以很讓人措手不及。
這個疾病常伴隨耳鳴,所以一開始可能會想:「耳鳴應該等一下就好了」,結果等著等著,卻因此錯過黃金治療期。
突發性耳聾的黃金治療期,一般認為是在發病的8-14天內,越早處理成功率越高。
常規治療方式,大概就是類固醇的注射,分為口服、局部、全身性(點滴)的方式;
但,也有些人對類固醇是毫無反應的(大約三成)。
此時就一定要想想:還有什麼好方法嗎?
答案當然是有的!
在網路上查找資料會發現,至少還有高壓氧治療、交感神經節阻斷術、中醫的針灸療法..等等;
這些當然都是有一定效果的療法,也都值得一試;
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營養點滴療法,我認為潛力更大。
為什麼呢?
這是因為,聽力喪失/耳鳴的原因非常多元:
感染、外傷、噪音、血液循環不佳、甲狀腺疾病、自體免疫疾病..等等,甚至病因常常不只一個!
而營養素常具備多重功效:抗氧化、抗發炎、抗病毒、增進血液循環..等等,所以可針對多重病因同時做處理。
如能結合多種營養素,結合成邁爾氏雞尾酒營養點滴療法 (Myer’s Cocktail),發揮營養素之間的協同作用,那成功率就更高了。
單一營養素就具療效,雞尾酒療法更有希望
2013年韓國慶尚大學的一篇研究指出,使用維他命C點滴治療突發性耳聾,成功率會比單純使用類固醇高出許多!
本篇研究的「安慰劑」組,是連續15天施打類固醇;
而「治療組」除了同樣連續15天施打類固醇之外,還施打了10天的維他命C點滴,並且在出院後持續口服維他命C(2000mg/天)。
結果顯示,治療組v.s. 安慰劑組的成果如下:
完全康復的比例:47% v.s. 24%
完全或部分康復的比例:66% v.s. 42%
治療組的成效,明顯高於安慰劑組,且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。
讓人開心的是,治療組病人完全康復的比例要高出將近2倍!
2002年則有一篇以色列研究指出,使用鎂離子點滴治療突發性耳聾,成功率更勝於單純使用carbogen!
carbogen是一種含有 5% CO2+95% O2的氣體,本研究的「安慰劑」組就是使用它;
而「治療組」則是除了carbogen之外,再加上鎂離子點滴治療。
結果顯示,治療組有47%的人改善,安慰劑組只有31.6%改善,兩組之間達到統計學的顯著意義;
且改善的幅度是66.4% vs. 49.9%,同樣也達到統計學的顯著意義。
2004一篇義大利研究則顯示,連續注射8天的高劑量維他命B12,可顯著改善聽力喪失的嚴重度。
如上所述,單一種營養素的療效就已不俗,如能結合多種營養素,那就更值得期待了。
我們之前介紹過的邁爾氏雞尾酒療法 (Myer’s Cocktail),就有這樣的潛力:
不只含有維他命C、鎂離子、維他命B12,還含有維他命B6, B群..等等,
其中,鎂離子與Vit. B6一起使用,效果更能加乘。
多重功效的營養素,同時支持身心健康
聽力喪失的病因有很多種,且約8成是找不到病因的。
不過其實有時候,可能是沒有找對方向。
比如排除了噪音、藥物毒性、感染..後,其餘可能都會被歸為病因不明。
但如果我們更微觀地去看細胞的功能,就能看出端倪。
近期許多研究指出,聽力喪失是因鈣鎂比例失衡,且glutamate(麩胺酸)太多,造成內耳細胞受損。
2011法國一篇研究就指出,鎂離子不只能矯正鈣鎂失衡的比例,還能控制glutamate的釋放,
更能增加血液循環,因而提升其他營養素的療效(尤其是維他命C),好處真是不勝枚舉。
再延伸來想,許多突發性耳聾,最終會被歸為是壓力造成的。
我們知道,壓力大時鎂離子會被加速消耗、流失掉;
那會不會是因爲壓力造成的缺鎂,才引發了聽力喪失呢?
雖然沒有什麼「藥物」,吃了能讓壓力不見,但「補鎂」卻是很好的抗壓方法。
不只能減緩失眠、焦慮、頭痛..等壓力相關症狀;
如上所述,也已有許多研究顯示,補鎂能減緩聽力喪失了。
再講到Vit.C,這也是一個容易被壓力消耗掉的營養素;
如果早期補充,能很好地緩解一些壓力造成的心悸、焦慮..等問題。
且Vit.C能提升免疫細胞功能,發揮抗病毒的作用,當然也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。
如此多重的功效,所以不論是對病毒感染、壓力過大、噪音傷害..等因素造成的突發性耳聾,都有很大的潛力能夠處理「病根」,因此產生效果。
總結來說,突發性耳聾,即使用了常規的類固醇療法,甚至輔以高壓氧..等輔助性治療,治療效果也都不見得會很好。
但營養點滴配方,能同時具備抗氧化、抗發炎、增加血液循環、抗病毒/感染..,甚至抗壓..等功效;
所以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種療法。
延伸閱讀:
Photo by Anthony Camerlo on Unsplas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