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境毒素造成的癌症與高血壓,營養療法可以逆轉嗎!?
用營養素減緩環境毒素造成的傷害 對現代人來說,即使是非常注重健康的養生人士,也很難完全避免疾病; 因為我們的空氣、土壤、水..等,都已經被嚴重污染了。 可怕的是,這種污染並非急性中毒,不會造成立即性的生命危險,而是「溫水煮青蛙」,一點一滴緩慢地侵蝕掉您的健康; 正因如此,所以此議題很難得到足夠的重
用對方法,親手打造自己的健康
用營養素減緩環境毒素造成的傷害 對現代人來說,即使是非常注重健康的養生人士,也很難完全避免疾病; 因為我們的空氣、土壤、水..等,都已經被嚴重污染了。 可怕的是,這種污染並非急性中毒,不會造成立即性的生命危險,而是「溫水煮青蛙」,一點一滴緩慢地侵蝕掉您的健康; 正因如此,所以此議題很難得到足夠的重
用科學方法,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常年都是十大死因第二名; 雖然醫療技術一直在進步,即使心臟病發也可以用手術、支架..等救回一命; 但相信大家還是會希望不要走到那一步,而是能防患於未然。 不過,相較於搶救性命有很明確的方法,要預防疾病的發生,方法卻很令人混亂; 有各種飲食法(斷
這幾年來,心血管疾病仍穩居十大死因第2名。 我們都知道,應該努力做到不菸不酒、規律運動、均衡飲食、舒緩壓力.., 並積極改善肥胖、三高(高血壓、血糖、膽固醇); 但說也奇怪,很多人即使以上都做到了,卻還是心臟病發。 該做的都做了,為什麼還會心臟病? 其實,上面談的那些,只
粒線體是將食物熱量轉換為能量的地方,因此也被稱為細胞的能量工廠。 如果粒線體功能不佳,可能釀成諸多疾病,包括疲勞、肥胖、糖尿病、不孕、神經退化性疾病(比如帕金森氏症)..等; 這是因為,沒有充足能量的話,很多細胞都是無法正常運作的。 其中一個造成粒線體功能不佳的因子,就是環境毒素。
醫學論文顯示吃魚對心血管健康很好,但是.. 吃魚對心血管健康很有幫助,這應該是常識了,對吧? 但實證醫學的精神是,即使看似常識的觀念,也必須經過反覆的科學檢驗,才能真正相信。 2021年於European Heart Journal(歐洲心臟學期刊)發表的論文,追蹤了42萬多人達8.5年後,
周邊動脈堵塞:間歇性跛行 最近診所來了一位89歲的伯伯,主訴是雙腳嚴重的疼痛,走路1分鐘內就得停下來休息。 他的疼痛,恐怕不是一般復健科常見的骨骼關節問題,而是因為血管的健康不佳。 伯伯曾有2次中風的病史,這代表他的腦血管非常不健康; 除此之外,雙腳的血管狀況也不佳: 右腳已裝了2支支架,左腳則是裝
抗血栓藥物不能用來當保養 COVID-19的致病機轉,主要是「發炎反應引起的血栓」。 2021的4月,一篇發表在頂級醫學期刊 (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)的論文 (1),告訴了我們這個重點。 這個觀念並不新,仔細一想,從去年2020/04開始,我們也已經講一年
頸動脈內膜增厚,是正常的老化現象? 前陣子帶我父親做全身健檢,報告寫到有輕微的頸動脈內膜增厚。 頸動脈內膜增厚,是粥狀動脈硬化的早期病變,如果放著不管,日後可能就會演變為血管硬化,甚至堵塞。 血管是在全身都有的,我們只是用最容易檢查到的頸動脈來做代表; 如果之後發生血管堵塞的地方在大腦,就叫中風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