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例故事:用營養點滴緩解帶狀皰疹(皮蛇)後神經痛(不只B群!)
55歲的M女士是餐廳老闆,長期工作忙碌,加上飲食作息不正常,以致她患有糖尿病。 雖然平常都有在吃藥控制,但藥物只能控制症狀,無法提升健康; 比如糖尿病病人的免疫力會很低下,這就是藥物較難改善的事情。 M女士在2021/12/8打了COVID-19的疫苗後,爆發了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: 整
用對方法,親手打造自己的健康
55歲的M女士是餐廳老闆,長期工作忙碌,加上飲食作息不正常,以致她患有糖尿病。 雖然平常都有在吃藥控制,但藥物只能控制症狀,無法提升健康; 比如糖尿病病人的免疫力會很低下,這就是藥物較難改善的事情。 M女士在2021/12/8打了COVID-19的疫苗後,爆發了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: 整
在我們營養醫學的門診中,會有很多孝子,帶著家中長輩來看診。 除了虛弱無力、沒元氣..之外,這些長輩常常都有以下的共同問題: 食慾很差、睡不好、免疫力低下..。 這是很典型的衰老現象,也沒什麼藥物可以開,所以來做營養調理是很正確的決定。 而以上描述的症狀,因為實在太典型了,所以很可能只要
免疫力差,常常感冒,尤其工作忙碌、壓力大時更是容易發作..該怎麼辦? 雖然幾乎沒有藥物可以提升免疫力,但營養療法倒是有不少方法。 可是,我不想給你制式化的建議:「吃吃看益生菌」、「吃吃看蜂膠」、「吃吃看薑黃」、「吃吃看人參」…; 因為,那不一定是你需要的東西。 我們可以藉由
常關注本站的讀者們,應該對這個觀念很熟悉:壓力是會消耗掉營養素的。 那麼,感染病毒,會不會消耗掉營養素呢? 今天的文章就要談論這個主題: COVID-19新冠病毒會消耗掉「這個」胺基酸 去年 (2021年)的6月,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(PNAS)發表了一篇研究,顯示感染COVID-19
Omicron變種病毒肆虐全球,不管有沒有打疫苗,都還是難免擔心。 雖然疫苗是很好用的工具,但畢竟並非100%有效且無風險的萬能藥。 何況現在應該越來越多人認識到,病毒突變的速度太快了; 或許,終究還是得靠我們自己,把免疫健康照顧好。 免疫部隊無時無刻都在待命,隨時準備將入侵的敵人驅之
今天是「大雪」節氣; 入冬之後病毒比較活躍,人的免疫系統也較缺乏支持,正是我們應該好好保養免疫力的時節。 家有長輩,或者身為長輩的各位,可能會擔心免疫力太弱,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發肺炎重症。 其實,雖然大家總愛用「太強」或「太弱」來形容一個人的免疫力,但這其實不太準確; 正確的名詞應該是「免疫衰老」(I
粒線體是將食物熱量轉換為能量的地方,因此也被稱為細胞的能量工廠。 如果粒線體功能不佳,可能釀成諸多疾病,包括疲勞、肥胖、糖尿病、不孕、神經退化性疾病(比如帕金森氏症)..等; 這是因為,沒有充足能量的話,很多細胞都是無法正常運作的。 其中一個造成粒線體功能不佳的因子,就是環境毒素。
抗血栓藥物不能用來當保養 COVID-19的致病機轉,主要是「發炎反應引起的血栓」。 2021的4月,一篇發表在頂級醫學期刊 (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)的論文 (1),告訴了我們這個重點。 這個觀念並不新,仔細一想,從去年2020/04開始,我們也已經講一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