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與病毒共存」的實用工具:用精胺酸降低重症,減少新冠後遺症
常關注本站的讀者們,應該對這個觀念很熟悉:壓力是會消耗掉營養素的。 那麼,感染病毒,會不會消耗掉營養素呢? 今天的文章就要談論這個主題: COVID-19新冠病毒會消耗掉「這個」胺基酸 去年 (2021年)的6月,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(PNAS)發表了一篇研究,顯示感染COVID-19
用對方法,親手打造自己的健康
常關注本站的讀者們,應該對這個觀念很熟悉:壓力是會消耗掉營養素的。 那麼,感染病毒,會不會消耗掉營養素呢? 今天的文章就要談論這個主題: COVID-19新冠病毒會消耗掉「這個」胺基酸 去年 (2021年)的6月,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(PNAS)發表了一篇研究,顯示感染COVID-19
Omicron變種病毒肆虐全球,不管有沒有打疫苗,都還是難免擔心。 雖然疫苗是很好用的工具,但畢竟並非100%有效且無風險的萬能藥。 何況現在應該越來越多人認識到,病毒突變的速度太快了; 或許,終究還是得靠我們自己,把免疫健康照顧好。 免疫部隊無時無刻都在待命,隨時準備將入侵的敵人驅之
今天是「大雪」節氣; 入冬之後病毒比較活躍,人的免疫系統也較缺乏支持,正是我們應該好好保養免疫力的時節。 家有長輩,或者身為長輩的各位,可能會擔心免疫力太弱,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發肺炎重症。 其實,雖然大家總愛用「太強」或「太弱」來形容一個人的免疫力,但這其實不太準確; 正確的名詞應該是「免疫衰老」(I
粒線體是將食物熱量轉換為能量的地方,因此也被稱為細胞的能量工廠。 如果粒線體功能不佳,可能釀成諸多疾病,包括疲勞、肥胖、糖尿病、不孕、神經退化性疾病(比如帕金森氏症)..等; 這是因為,沒有充足能量的話,很多細胞都是無法正常運作的。 其中一個造成粒線體功能不佳的因子,就是環境毒素。
抗血栓藥物不能用來當保養 COVID-19的致病機轉,主要是「發炎反應引起的血栓」。 2021的4月,一篇發表在頂級醫學期刊 (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)的論文 (1),告訴了我們這個重點。 這個觀念並不新,仔細一想,從去年2020/04開始,我們也已經講一年
被忽略的營養素:Omega-3脂肪酸 疫情爆發以來,我陸續介紹了很多有潛力的營養素,但有一個重要角色卻被忽略了,那就是魚油。 魚油富含omega-3脂肪酸,抗發炎的效果卓越,能降低許多發炎激素如IL-6, TNF-α..等等,因而阻止嚴重的發炎風暴(cytokine storm)釀成重症; 但它能降
壓力、失眠是健康的兩大殺手,因此前幾週花了許多力氣撰寫相關文章。 該如何治療壓力、失眠? 腸道健康,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切入點。 講到腸道健康,一般都會飲食說起; 但今天,我們從荷爾蒙來談談這個話題。 一般的常識是:褪黑激素主要由松果體分泌。 但事實上,腸道分泌的褪黑激素量,估計要高出40
疫情這段期間,許多人會關心該如何保持免疫力的健全; 方法有很多,但其中一大關鍵,就是充足的睡眠。 我深知睡眠對健康的影響有多大,所以最近實在有些擔心; 擔心的原因是,日本元氣診所處理最大宗的問題,正是失眠。 更仔細地說,入睡困難、多夢淺眠、一個晚上夜尿3-4次、怎麼睡都睡不飽..,等許